Huangfu, Huihui; Zhang, Zhifan; Yu, Qinwen; Zhou, Qingyu; Shi, Peiwu; Shen, Qunhong; Zhang, Zhaoyang; Chen, Zheng; Pu, Chuan; Xu, Lingzhong; Hu, Zhi; Ma, Anning; Gong, Zhaohui; Xu, Tianqiang; Wang, Panshi; Wang, Hua; Hao, Chao; Li, Chengyue; Hao, Mo*,(2022).Impact of new health care reform on enabling environment for children's health in China: An interrupted time-series study,JOURNAL OF GLOBAL HEALTH,12:11002,(SSCI)
Chen, Yang; Zhou, Qingyu; Yang, Xinmei; Shi, Peiwu; Shen, Qunhong; Zhang, Zhaoyang; Chen, Zheng; Pu, Chuan; Xu, Lingzhong; Hu, Zhi; Ma, Anning; Gong, Zhaohui; Xu, Tianqiang; Wang, Panshi; Wang, Hua; Hao, Chao; Li, Chengyue; Hao, Mo*,(2022). Influence of Public Health Services on the Goal of Ending Tuberculosis: Evidence From Panel Data in China,FRONTIERS IN PUBLIC HEALTH,10:826800.(SSCI)
Qunhong Shen, Ziying Jiang, Kaidong Feng*.(2022).Engineer-centered enterprise and context-based knowledge: the sources of Chinese competitiveness in grid equipment,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16(4): 765-786. (SSCI)
Qunhong Shen, Kaidong Feng, Xiaobin Zhang. (2015).Divergent technological strategies among leading electric vehicle firms in China: Multiplicity of institutional logics and responses of firms.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 43(4):492–504(SSCI)
Feng Kaidong, Shen Qunhong, Zhao Shuming.(2014). Institutional influence, cognition and competence of top managers and innovative firms The case of Chinese power equipment firms. Chinese Management Studies, 8(1):41-65.(SSCI)
Qunhong Shen,Kaidong Feng. (2010). From Production Capacity to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An Institu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erspectiv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Management,51(2-4):258-281.(SSCI)
郝模,施培武,沈群红,张朝阳,陈政,蒲川,徐凌忠,胡志,马安宁,龚朝晖,徐天强,王磐石,汪华,郝超,皇甫慧慧,陈阳,周庆誉,李程跃.健康中国的新征程——公共健康的时代性与紧迫性[J].《上海预防医学》,2022,34(01):22-27.
胡艺铭,施培武,沈群红,张朝阳,陈政,蒲川,徐凌忠,胡志,马安宁,龚朝晖,徐天强,王磐石,汪华,郝超,李程跃,郝模.我国传染病监测系统有效利用程度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22,38(08):1043-1047.
龚裕卿,施培武,沈群红,张朝阳,陈政,蒲川,徐凌忠,胡志,马安宁,龚朝晖,徐天强,王磐石,汪华,郝超,李程跃,周庆誉,郝模.我国疫苗可预防性疾病一级预防服务能力分析[J].《中国卫生资源》,2022,25(02):145-149+153.
李伯阳, 郝模, 沈群红,等. 京沪妇女保健政策中敏感指标覆盖程度评价[J]. 《医学与社会》, 2019, 32(8):5.
胡汉辉,沈群红,胡绪华,王贤梅,吴小松,孙雨亭.产业创新集群的特征及意义[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24(05):34-44+146.(CSSCI)
沈群红,郝晋,钱捷,段舒婷.主动健康视野下疾控体系建设转型的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20(04):29-36.
严晓玲, 沈群红, 邱五七等. 中国公共卫生综合监管体系,监管内容与工具的探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8, 34(5):4.
沈群红,张诗情,崔诗月.药品不良反应赔偿制度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中国卫生政策研究》,2016,9(09):41-46.
沈群红, 薛澜, 戴傲, 王宇希. 基于新制度主义的我国公立医院属性定位及其产权制度安排原则探讨,《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16, 32(10): 737-740页。
沈群红.发挥药师在转型期医疗服务供给侧改革中的作用[J].《药学服务与研究》,2016,16(01):1-5.
沈群红,曹英男,张宇成,饶克勤,刘远立.中国医生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设计[J].医学与社会,2015,28(11):43-45+51.
沈群红,饶克勤,戴傲,薛澜,刘远立.我国公立医院监管制度定位及改革方向的分析[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5,31(3):170-172( CSCD、北大核心)
沈群红、王政、王盼盼、梁杰,我国社区全科医师胜任素质模型构建研究,《中国卫生资源》,2015,6:411-415.
沈群红,封凯栋.企业组织战略导向、资源配置与技术创新——对不同企业组织系统的比较研究[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4(02):51-57.(CSSCI)
封凯栋,沈群红.面向创新发展的资源配置——基于认知与创新投资关系的视角[J].《科学学研究》,2013,31(01):123-130+140.(CSSCI)
沈群红,唐黎阳,张晓乐,盛莹.2013.安全用药环境对安全用药实践的影响,《药物不良反应杂志》,第15卷,第4期,第187-191页。
刘慧,沈群红,徐佳.认证人员胜任素质模型构建及其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13(01):159-161.
沈群红.企业制导式技术转移模式及其作用机理——AB集团内衣抗菌技术发展历程的个案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1,32(01):159-164.(CSSCI)
沈群红,胡汉辉,封凯栋.从产业集聚到产业集群的演进及政府在产业集群发展中的作用——基于速度经济和管理能力有限性的视角[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13(03):31-36+46+126.(CSSCI)
战伟萍,沈群红,于永达.技术创新与组织变革的协同作用分析:基于组织知识分布的视角[J].《中国科技论坛》,2010(06):31-36.(CSSCI)。
沈群红.现行医疗服务定价与补偿机制探究[J].《中国软科学》,2009(03):53-61.(CSSCI)
杨鸿,沈群红.构建“岗位+能力”型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的思考[J].《人民教育》,2007(17):27-28.(北大核心)
张华胜 ,沈群红.南瑞继保公司自主创新情况调研报告[J].《中国科技产业》,2005(05):27-31.
杨燕绥,沈群红,刘婉华,袁汝海.构建适合高校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薪酬制度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4(S1):20-27.
沈群红.中国非营利医院绩效管理的作用与基本原则[J].《中国医院》,2004(12):22-27.
沈群红、封凯栋.2002.组织能力、制度环境与知识整合模式的选择:中国电力自动化行业技术集成的案例分析,《中国软科学》,第12期,第81-87页。(CSSCI)
薛澜、沈群红、王书贵.2002.跨国公司中国研发投资的行业分布及其影响因素, 《管理世界》,第3期,第33-42页。(CSSCI)
薛澜、沈群红.2001.战略技术联盟的基本问题及其新进展,《经济学动态》,第6期,第47-51页。(CSSCI)
沈群红. 2001.中国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需要特征分析,《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3期,第25-27页。(CSSCI)
薛澜、王书贵、沈群红.2001.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机构影响因素分析,《科研管理》,第4期,第38-41页。(CSSCI)
肖渡、沈群红.2000.合作网络形成的理论探讨及其意义,《管理工程学报》,第4期,第70-73页。(CSSCI)
聂晓弘、沈群红.2000.效率工资的基本机理与实施技巧,《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10期,第37-39页。
沈群红、胡汉辉.1999.组织知识理论的发展与结构,《管理工程学报》,第1期,第62-67。(CSSCI)
沈群红.1999.国际研发合作及对我国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第11期,第20-22页。(CSSCI)
沈群红. 1999.高技术企业研发人员激励的主要方法与原则,《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第8期,第15-22页。
沈群红.1998.一个高科技企业发展模式的知识管理特征,《研究与发展管理》,第4期,第20-23页。(CSSCI)
胡汉辉、沈群红.1998.西方知识资本理论及其应用,《经济学动态》,第7期,第40-45页。获2000年江苏省教育委员会社科成果二等奖。(CSSCI)
20220418至20221120,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母婴安全筑基行动评价项目(2022)“。
20210515~20211210: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母婴安全筑基行动评价项目”。
20210925~20211210,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华西医院集团战略发展定位项目”,
20211008~20211231,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第四届河北国际工业设计周绩效考核评价”。
20210420~20211031,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了“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监测指标体系建设项目”。
2020-09至2021-01,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综合监管方式的研究”。
2020-07至2020-12,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联合体发展策略研究”。
2019-04至2019-10,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委托的“药品安全监管的国际经验借鉴”。
2018-06至2018-11,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的“医药分开改革后医疗服务行为改变的趋势分析”。
2019-06至2019-12, 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妇幼健康绩效策略研究”。
2019-04至2019-08,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北京市2018年度各区医改绩效综合考评课题研究”。
2018-12至今,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了湖北宜昌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宜昌健康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研究项目”
2018-04至2019-05,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四川泸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委托的“泸州市主动健康地级市试点建设规划”
2018-10至2019-10,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委托的“慢性病前瞻性防控策略评估指标体系开发:基于公众防控资源认知和利用的评价模式”研究。
2018-06至2018-11,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的 “北京市‘十三五’医改规划中期评估和典型经验研究”
2018-03至2018-08,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委托的“北京市2017年度各区医改绩效综合考评课题研究”。
2015-01至2017-12,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完成了以上海市卫计委,上海市公共卫生体系委托的“建设三年行动计划,GWIV-32,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公共卫生绩效体系构建”主要负责部分体系定义及指标研制和实证比较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2015-09至2016-02,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委托的“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北京市基本卫生医疗制度研究”。
2016-10至2017-08,作为骨干参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预防为主的创新性思维和实施路径提高北京市医改投入产出研究”课题。
2016-07至2016-09,作为骨干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委托“基本医疗卫生法行业管理部分专题研究”课题。
2016-02至2016-10,作为第二负责人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体改司委托“‘十三五’医改工作整体性研究”课题。
2016-05至2016-09,作为骨干参与国家卫生计生委体制改革司“现代大学制度对建立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的启示及现代公立医院管理制度理论框架研究”。
2015-11至2016,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完成了河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委托课题“健康河北—居民健康素养促进‘十三五’规划”。
2015-09至2016-02,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北京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委托课题“北京市‘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北京市基本卫生医疗制度研究”。
2014-04至2015-02,作为骨干研究人员承担上海医学创新发展基金会“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系列研究”课题中子课题公立医院监管制度研究。
2014-03至2015-03,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委托的“首都职工发展素质工程建设”课题。
2012-07至2013-07,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完成“汶川县健康就业和创业公共服务系列标准及实施指南制定”。
2012-08至2013-04,作为骨干研究人员完成了“中国药品审评制度定位与作用发挥研究”课题。
2007,作为课题负责人完成了“中国医疗服务体系建构的基本原则与模式探讨”课题。